本文共 1644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。
【编者按】本文作者为来自 SoftwareYoga.com 的软件架构师、敏捷与 开发流程践行者 Deepak Karanth,文章主要介绍了 DRY 原则的诸多优点。
本文系国内 管理平台 编译呈现。以下为正文:
“避免重复代码”(DRY) 是软件发展的一项原则,其主旨是减少代码重复现象。
“所有内容写两遍”(WET) 则是上述原则的反义缩写,意指不遵守 DRY 原则的代码。
开发人员应当以其中哪个原则为目标本应是显而易见的。但是,也许这个时候已经有人开始拿出证据来证明我是错的。
在本文中,我们会逐一讨论编写代码时遵循 DRY 原则的好处。首先,我们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DRY 原则的基本优势。
假设你的代码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根据当前用户的角色来执行。比如:只有编辑或管理员才可以执行 createPage()
函数,只有管理员才可执行 deletePage()
函数。
在creatPage(创建页面)和 deletePage(删除页面)函数检查用户的角色时,我们可以使用下面这个 isPermitted() 单一函数,而不是分别开展用户角色检查的逻辑。
//get the current SubjectSubject currentUser = context.getSubject();if (isPermitted(currentUser)) { //allow execution of deletePage} else { //block execution}
将 isPermitted() 的逻辑固定在一个地方,就可以避免重复,同时反复利用代码。另外一个优势就是逻辑的独立性,即 createPage() 和 deletePage() 无需知道如何检查权限。
当然,DIY 原则的优势远不止这样。
DRY 原则的最大优势是可维护性。如果检查权限的逻辑在整段代码中重复很多次,在重复代码中出现的问题将很难修复。修复一段代码中的某个问题后,很容易忘记修复其他重复代码中同样存在的问题。同样,如果需要修改逻辑,就得四处复制粘贴。如果使用不重复的代码,只需在一处维护代码即可。新的逻辑和漏洞修复都只需在一处进行,不必再四处徘徊。通过这种方式开发的软件既稳定又可靠。
大多数情况下,遵循 DRY 原则的代码更容易阅读。这并不是因为 DRY 原则本身,而是因为开发人员在代码中投入了更多精力,让它符合一定的原则(比如 DRY 原则)。
DRY 原则始终提倡二次利用代码,这是因为我们会将2个或2个以上重复代码实例并入一个代码块。可重用代码缩短了开发时间,因此从长远看,可重用代码是有回报的。
如果想说服管理层用更多的时间来提高代码质量,就可以用“成本”这个理由。代码越长,成本越高。代码越长,维护代码、修复漏洞所需的人手和时间也越多。代码越长,开发时间和漏洞也越多,结果就是客户非常不满。无庸赘述。
这里我们讨论的是模块测试和集成测试,而不是手动测试。测试时需要覆盖的路径和功能越多,为测试而编写的代码就会越长。如果代码不重复,就只需要测试一个主路径。当然,不同的行为仍然需要接受测试。
虽然 DRY 原则好处多多,但还是有几个小缺陷。
本文转自
原文地址:
转载地址:http://temjo.baihongyu.com/